这种“肉疙瘩”或是癌症前兆!长在这里的息肉几乎100%成癌!

2022-09-24 00:51:01

4026影院免费在线看最热电视剧 https://www.4618.xyz

6月2日下午3点,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免费直播“五毒月九毒日,这件事不可不知”,点击下方“预约”按钮马上预约~

——以下是正文——

人人都怕长肥肉,但其实有种肉可能比肥肉更让人担心,它就是被称为“癌症近亲”的息肉。

息肉是人体粘膜表面长出来的赘生物,它可以长在鼻腔、声带、胃、结直肠、子宫内膜等多个部位。大部分息肉平时可能没什么感觉,但如果发生癌变,往往让人后悔莫及。

是不是所有息肉都一定会变成癌呢?发现息肉应该如何应对?不同部位的息肉又有什么预防方法?

真实案例

46岁的刘先生在几年前体检时发现了肠息肉,数量不多,最大的也只有6mm。当时由于身体原因没有立即切除,不过医生还是嘱咐他尽早切除,以免癌变,并做好定期检查。

大概由于没有任何不适,这件事就慢慢被刘先生淡忘了。直到有一天,他听说一位长辈因为结直肠癌去世了,这才想起医生的话,赶紧到医院做了检查,结果肠镜和病理都提示:他的肠息肉变成了癌。

这种肠息肉,发现就要切除

肠息肉发病率非常高,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31.7%,相当于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而有种肠息肉是“癌症的种子”。

这种肠息肉癌变风险高,肠息肉主要分为2种类型:

◎非腺瘤性息肉:主要是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一般不会癌变;但如果长得比较大、时间比较久,也要警惕。

◎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约90%的大肠癌都是由它发展而来。一旦发现,就要及时切除。如果是没有经过治疗的家族性息肉,10~20年的癌变几率是100%。

【小贴士】肠息肉易复发,65%~75%的息肉切除后会出现复发或新生息肉,因此切除后也要定期复查。

这些症状可能是肠息肉的“信号”

◎大便次数增多。我长到较大时会对肠道有刺激作用,可能造成肠道功能受损,有些人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的情况。

◎排便困难。肠息肉长得太大,堵塞了肠腔,也可能出现排便困难甚至引起肠梗阻。

◎便血。当血供不好时,肠息肉表面出现糜烂,有些人在排便时就会出现大便带血的情况。

预防建议:扶正健脾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的夏玉清夏老认为,肠息肉的主要原因是脾虚,导致湿、痰、瘀互结。因此,预防肠息肉时要注重扶正祛邪、健脾助运。

【扶正粥】

【食材】糙米50g、山药50g、大枣3颗、红豆20g、薏米20g、黑芝麻20g。

【做法】先将2份糙米、1份红豆、1份薏米一同浸泡2小时以上,下锅加清水煮10分钟;再加入洗净去皮的山药和破开的大枣,撒入碾碎过的黑芝麻,一同熬煮软烂,即可盛出食用。

【功效】健脾补肾、益气养血、强健身体,可经常食用。

爱玩“躲猫猫”的“息肉家族”

胆囊息肉:癌变几率较小

我们长在胆囊里好比皮肤上长的“瘊子”,大多数既没有症状、不会影响胆囊功能,发生癌变的几率也很小,但是有可能诱发胆囊结石或并发慢性胆囊炎。

宫颈息肉:必要时候切除

我们长在宫颈里,一般是由于慢性宫颈炎长期刺激的造成的,大多为良性,无明显症状,少部分人会有与月经类似的出血症状。一般来说,我们较小时可先药物消炎治疗;如果我们长到超过黄豆粒大小,可进行微创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

鼻息肉:一般不易癌变

我们长在鼻腔中,会有鼻塞感,如果我们持续长大,鼻塞感会加重。如果我们阻塞了咽鼓管,可能导致耳鸣、听力减退,还可能引起打鼾、鼻窦炎、慢性咽炎等耳鼻咽喉并发症,最严重的后果是引发癌变。因此,如果你是鼻息肉患者,一旦出现鼻塞感加重症状,就要小心是不是我们“升级”了,及时到医院做鼻窥镜检查。

声带息肉:癌变几率低

一般来说,声带息肉的癌变几率较低,在纠正病因(如治疗慢性喉炎、戒烟戒酒等)的基础上,休息好,不过多讲话、不大喊大叫,小的声带息肉通常会在2~3个月内慢慢消失。

若息肉较大,或纠正病因后仍无明显好转,则要考虑手术。

胃息肉:癌变风险可大可小

胃息肉的发生与年龄有一定关系,55岁后发病率逐渐升高,80岁人群中的患者比例可达30~40%。但大部分人没有症状,也有些患者可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大便带黏液或带血、消瘦等症。

临床发现,胃息肉和高胃酸状态密切相关。像甜食、糯米、辛辣刺激食物、豆类等容易产气的食物,都会促进胃酸大量分泌,要适当控制好量;而像莼菜、马齿苋、萝卜、鱼腥草、面食等,有助于抑制胃酸过多,对胃酸过多者则可适当增加摄入。

来源:我是大医生官微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漳浦资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国际资讯、体育健康、热点新闻、生活百科、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漳浦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