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拿下7亿A+轮,这家企业为何偏偏选择这座江苏小城?

2022-09-23 20:46:06

精品壁纸站

整理编辑|江榆洁

近日,来自江苏邳州的江苏上达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达半导体”)宣布拿下7亿元A+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广东粤澳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广州新兴基金、金石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联合领投,屹唐长厚基金、晟松资本、德宁资本、前海长城基金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其中,邳州政府持股平台徐州博硕也进一步追加投资,传递对江苏上达半导体长期发展的信心。

据了解,该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新增产能、供应链国产化等方面。

上达半导体的背后站着的是柔性电路板领军企业上达电子,曾于新三板上市。而在2017年,上达半导体落户江苏邳州经济开发区,是一家显示驱动IC覆晶薄膜封装基板(COF)供应商。

COF即ChiponFilm,是一种主要应用于面板驱动IC的封装技术,是半导体产业链驱动封装测试环节关键材料,也是国家发布的半导体芯片制造所必须的19种关键材料之一。

彼时,高端覆晶薄膜封装基板被日韩垄断,国内仍是空白。上达半导体创始人李晓华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产业趋势,2018年上达集团通过全资控股公司香港上达实业收购COF技术的源头——日本Flexceed株式会社。

2020年,上达半导体的技术团队通过两年时间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二次开发和全面优化提升,在国内建成了第一条8μm级的COF生产线,并已于2021年实现量产。这标志着国内企业在半导体显示面板驱动IC产业链的短板被补齐,同时也全面打破COF基板长期被日韩企业所垄断供应的局面。

目前,上达半导体已集聚DBHiTek、ILITEK、东芝、夏普等客户,并于2021年内通过国内多家IC设计公司的审厂验证,开始批量供货。

大学教师转型企业家

谈起上达半导体,就不得不提及创始人李晓华的创业史。

1982年,数学专业出身的李晓华,在毕业之后选择了“铁饭碗”,在吉林省光机学院任职大学教师。李晓华在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教授企业管理类课程时,他接触到了不少重回大学校园读MBA的企业管理者。在与这些“学生老板”的交流中,李晓华开始对自己的理论教学有了新的思考。

“我觉得自己讲课是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当时我没有在企业历练过,讲出来的东西反而不如学生们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更有说服力。所以,那时候我就想寻求机会深入企业,真正去实践、去管理。”

直到1990年,作为经济特区,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正迎来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刚过而立之年的李晓华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弃教从商,去到深圳投身电子业。

事实上,李晓华当时只是想先去企业历练一段时间再回到校园教书育人,但他没想到一扎进企业后就深陷其中,一发不可收拾,即使经历过多次挫折,他仍然选择坚持。

通过企查查了解到,李晓华先后在中国钢铁工贸集团珠海公司、珠海市华钢贸易有限公司、香港利世达有限公司任职,其中在香港利达制造有限公司做到了董事长一职。

在工作中,李晓华发现了一个问题,彼时的中国还完全不具备柔性电路板的生产能力,就连液晶面板都全部依赖进口,上游配套产业更是难觅国产厂商身影,日韩厂商几乎垄断了所有核心技术和绝大部分出货量。

于是2004年,教师出身的李晓华决定“跳出象牙塔”去创业,选择柔性电路板领域,创立了上达电子。

填补国内空白

上达电子成立的第一年,投资总计3000万,但销售额只有900多万,亏损的情况持续了2年。但很快,李晓华就找到了盈利方向。从2007年开始,上达电子凭过硬的制造工艺成为全球面板第二大厂商京东方的战略合作伙伴。

虽然创业之路伴随着许多挫折,但李晓华在显示产业上的判断终究是准确的。

2012年,中国大陆显示面板产能达到2220万平方米,首次超过日本,占全球总体产能的10%;到2017年,中国大陆显示面板产能达到9440万平方米,达总体产能的34%,并成功超越韩国,位列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量之首。

踩着中国显示产业发展的上升期,上达电子在柔性电路板领域也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2014年,上达电子在湖北黄石投资25亿元打造光电新材料产业园;2015年,一期项目正式投产,上达电子的产能实现翻番,从而突破了单纯依赖京东方一家客户的瓶颈。

彼时,上达电子的主要合作伙伴有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歌尔声学、信利、伯恩光学等,尤其是在智能手机领域,上达电子和乐视、小米、华为、OPPO、vivo等品牌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还是苹果iPhone的二级供货商。

2016年时,上达电子还在新三板举行挂牌仪式并敲响了市钟,这标志着上达电子开始进入资本助力发展的快车道。

2017年6月,李晓华选择在江苏邳州落地了江苏上达半导体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国内首条高端COF生产线。这一COF项目的投建填补了国内独立设计,制造卷带式驱动IC柔性封装基板的空白。

而上达半导体作为国内第一家具备COF生产能力的工厂,总投资额35亿人民币,一期厂房面积5万平米。

李晓华曾表示,邳州COF项目顺利投产,将推动国外COF基材、先进装备、精细化工材料等产业的快速国产化,补齐国内显示面板产业链的短板,对提升国内显示面板行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时任上达半导体总经理沈洪也曾表示,“成立公司的一个初衷就是配合国内集成电路发展,虽然当时的销售市场是在中国台湾和韩国,但未来的市场一定是在中国大陆。”

经过5年的发展,目前,上达半导体团队独立形成多达50余项发明专利,在LED显示屏、LCD显示面板及新型显示屏等各类显示领域形成较为完整的技术储备,可为不同客户提供线距低至16μm显示驱动芯片封装解决方案。

为何选在邳州?

此次上达半导体宣布拿下7亿元的A+轮融资,让我们发现原来在江苏邳州一直“藏着”一家“隐形冠军”。

也不禁好奇,彼时的李晓华为何选择在江苏的这座小城落子?

2021年,邳州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0亿元,以10%的速度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47.4亿元,同比增长8%;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县第29位,继续领跑苏北。

而据今年最新《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邳州位居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第38位,在苏北地区遥遥领先,位居徐州各县(市)第一。

据了解,邳州正在打造苏北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强市。

事实上,邳州的半导体材料与设备产业起步于2010年。半导体产业一直被誉为电子信息产业“皇冠上的明珠”,10余年来,邳州精准把脉定向,打造泛半导体产业“芯”高地,确定了“1234”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具有邳州特色的半导体材料与设备产业集群发展之路,还形成了经济开发区半导体产业集群,正向着300亿级产业基地奋力迈进。

同时,邳州持续加大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孵化和培育力度,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以“专精特新”为方向,在突破“卡脖子”技术上不断释放技术创新活力。据邳州发布,邳州已有5家企业创造了“9项国内唯一”。

·博康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是国内唯一生产的193nm、248nm光刻胶单体和部分光刻胶的企业,填补了国内空白;

·影速是国内唯一生产纳米级制版光刻、高速双台面激光直接成像设备的企业,其生产的“Q7500型高速双台面激光直接成像曝光设备(LDI)”获批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产品,博康、影速2家企业承担了国家02重大专项;

·上达半导体国内唯一的10纳米级高端COF生产线建成投产;

·鲁汶是国内唯一研发生产磁存储器刻蚀机、薄膜纳米孔径分析仪的企业,且在国际领先,获批2017年第二批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

·华兴是国内唯一量产通信用10G高速、传感用2微米波段激光晶圆的企业,填补了国内空白。

产业高度决定城市高度,产业竞争力决定县域竞争力。我们期待未来,邳州在江苏交出更好的答卷。

本文素材来源:

金羊网:《上达电子董事长李晓华:离国际龙头的差距是20微米》

猎云网:《COF供应商上达半导体获7亿元A+轮融资》

光明网:《国内半导体业再获重大进展上达电子邳州COF项目正式投产》

徐州日报:《徐州日报头版再度聚焦邳州,“新材料”发展备受关注》

新华日报:《邳州打造淮海经济区产业强市》

邳州发布:《“中国芯”的邳州担当!5家企业创造了9项国内唯一!》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参考。涉及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3、本文章内容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联系方式:13770773618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漳浦资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国际资讯、体育健康、热点新闻、生活百科、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漳浦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