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资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国际资讯、体育健康、热点新闻、生活百科、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8-22 17:04:56
在辅导中心,辅导员第一次见到斌荣时,不敢相信眼前的孩子竟然是一个刚满14岁的少年,他低着头双手坐在沙发一角。在他衣服的口袋里。他的母亲坐在沙发的另一边,抽泣着。彬荣不愿与人交流。心理医生与母亲沟通后,得知了彬荣的情况:
斌荣从初中开始就住在校园里。他在初中一年级时就迷上了网络。起初,他只是在网上聊天。他喜欢那种他可以谈论的不真实的对话。后来,他和网友们一起玩游戏。在游戏中,他觉得自己找到了最真实的自己。他可以在游戏中与boss(游戏中的角色)疯狂战斗,也可以在游戏中一夜暴富。他觉得这样的自己就是英雄,只有这样的自己才能活出男人的本色。于是,越来越上瘾的斌荣开始骗取母亲更多的零用钱。痴迷的斌荣不再满足于每个周末偷偷溜出学校上网。他开始逃课,甚至晚上在网吧闲逛。老师找到了彬荣,希望劝他收回思绪,好好学习,可是已经入迷的彬荣,却置若罔闻老师的话。老师把彬荣的情况告诉了父母,希望能一起教孩子们。得知情况后,家长大怒,赶往学校。经过一天的详细讨论,斌荣答应好好学习,不再去网吧上网。但这并没有持续多久。在学校放假期间,彬荣回家偷了家里的钱,然后就失踪了。三天后,彬荣的父母在网吧里找到了离家出走的儿子。
彬荣沉迷于网络,本质上是一种逃避行为。他认为虚拟互联网能够满足他的内心,需要得到认可和足够的重视。用系统脱敏法纠正后,彬荣不再沉迷网络,重拾自信,重回学校。一个月后复查,彬荣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他不再沉迷于网络,爱上了打篮球。他在球场上自信地笑着。
文章“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实质上是种逃避行为”来源:南京心理咨询 http://www.njxlzx.cc